找到相关内容135篇,用时2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杂阿含经》贯珠

    何等为三?有一种见,如是如是说:命则是身。复有如是见:命异身异。又作是说:色是我,无二无异,长存不变。’(二七二经)因此,‘无我’无疑是佛教教义中最的一点。 ...暗示、自我强迫中产生。因此除非这个人早已经心有戚戚焉,否则他马上从厌离下手,是相当勉强的。   再从《杂阿含经》的教义来看,它也明确地指出,现实身心的一切并非本质上即是‘负面价值的&...

    温金柯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61262309.html
  • 构建当代佛教修学体系——对未来佛教健康发展的思考

    闻思,对菩提道各阶级的修行不能把握窍诀,盲修瞎练,徒耗一生。 总之,目前很多人的修学都处于两个极端,要么不得要领,要么偏执一端。学教者易落入玄谈,实修者又易流于盲修。好不容易得遇暇满人身,得闻...

    大愿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3067917.html
  • 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-应乾

    ,更犯非时。”  《毗尼》云:若有病服吐下药,比煮粥熟顷,日时已过,应煮麦令皮不破,滤汁饮之,若喉中岘出,还咽不犯。《行事钞》云:“僧枢一切谷豆麦,煮之皮不破者之汁。”资持释云。豆等皮不破者,若破...斋日受持一日一夜的出家戒律。  八指持八种戒,即闭之意,戒有防非止恶之作用。能持八戒,可防止身口意三业之恶行,便可关闭恶道之门。八戒中前七支为戒,后一支不非时食为斋,合之称为八关斋戒。  六斋日,即...

    应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34568004.html
  • 李纲与佛教

    初心乍游,浩无涯涣,譬犹泛海,不观斗杓,岂能了知所适之方而到彼岸。窃闻吾丈留心藏教有日矣,以巨眼而阅灵文,必有所深契者。”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李纲显然在向陈珑请教读佛书的次第、。   经过研习,李纲的...  李纲与佛教   夏云侠 闫孟祥   (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,石家庄 保定 071002)   摘 :李纲早在青少年时期已经学佛,因有浓厚兴趣,常利用各种机会学习,在贬谪沙阳期间,对佛教已...

    夏云侠 闫孟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80474935.html
  • 佛教用之记录念诵的数珠

    增业用中指,怀业用无名指,诛业则用小指。不仅莲花生大师这样说过,在《金刚空行续》与《红大威德续》等中也有这样的说法。虽然平时很难坚持做到用与事业相宜的手指进行计数,但因为有殊胜缘起的,所以,在加持...

    丹增嘉措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73181365.html
  • 龙门清远的禅学思想

    如他批评当时禅宗流行的问答机锋家风、学风的流弊说:“夫今时学者,竟以问答为禅宗中,不知是取舍作相心”(清远《示禅人心》,《古尊宿语录》卷三十四)。又说:“近世多以问答为禅家家风,不明古人事,一向...已经对禅学普遍流行的这种弊病作了比较深刻、细致的分析和批判,这就为宗杲后来大力提倡看话禅的思想开辟了道路和方向。   为了避免禅学中的各种弊病,清远特别强调参禅真参实究。他认为,入道法门可以分为两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71885022.html
  • 杂阿含经贯珠

    见:命异身异。又作是说:色是我,无二无异,长存不变。’(二七二经)因此,‘无我’无疑是佛教教义中最的一点。   ‘无我’是远离于一般人之常习的,在同一经中,佛陀就对仙尼说:‘此甚深处,难见难知,...训示、甚至自我暗示、自我强迫中产生。因此除非这个人早已经心有戚戚焉,否则他马上从厌离下手,是相当勉强的。   再从《杂阿含经》的教义来看,它也明确地指出,现实身心的一切并非本质上即是‘负面价值的’...

    温金柯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391589251.html
  • 论弘一大师的弘律志行及其僧范律行

    之愿焉.是冬获观<<毗尼珍敬录>>及<<毗尼>>,虽复悉心研味,而忘前失后,未能贯通.庚申(1920年)之夏,居新城贝山,假得<<...<<毗尼>>,对明清以来佛教丛林的僧律弘传,有了较为全面而完整的判识.但在潜心研读律典的过程中,弘一反复遇到了戒相繁杂的难题,往往”忘前失后,未能贯通&...

    陈永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91656201.html
  • 生圆次第(1)

    、密处、脊柱底端七处缠绕成结,称之为脉结。七脉结处以中脉为中心,分别辐射出八至六十四条支脉,有如车轮,故又称为脉轮。  七个脉轮是修气的关键部位,于七轮打通脉结,使一切气进人中脉,是无上瑜伽修行的...之向上冲出,乃藏密大圆满法之。  达到某种程度证悟的瑜伽士可将各种明点收摄于密轮中,再反向提起,同时运气发向全身,尤其通过许多气脉。这种层次的修证可增长开悟的证量。  (7)海底轮  此轮和生殖...

    陈泉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0067763.html
  • 民国高僧弘一法师

    宝华《传戒正范》,披阅周环,悲欣交集,因发学戒之愿焉。是冬获观《毗尼珍敬录》及《毗尼》,虽复悉心研味,而忘前失后,未能贯通。庚申(1920年)之夏,居新城贝山,假得《弘教律藏》三帙,并求南山《戒疏》...16卷,及蕅益大师《四分戒本如释》(若有时间还可参考《毗尼珍敬录》及《毗尼》),前面所列的是主修课,还有辅助的如《净心诫观法》、《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》四种、《芝苑遗编》、《释门归敬仪》、《章服仪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62373475.html